本文转自外媒skin.club。

10月7日,标志着Valve排名系统第一阶段的正式落幕。今日,全球排名将冻结,以确定哪些队伍能获得下一届Major赛事的参赛资格。此刻正是审视这一全新模式的绝佳时机,它本应彻底改变通往CS顶级赛事的路径。

ESL与BLAST的双头垄断格局,以及它们与顶级俱乐部的合作协议,已成为过去。Valve通过推出自有统一排名系统,撼动了整个电竞圈。从今往后,VRS将决定哪些队伍能拥有冲击Major的梦想。曾经的RMR赛事、无休无止的公开预选赛、价值数十万欧元的决胜赛,以及那些突如其来的爆冷惊喜,都已不复存在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个旨在长期奖励队伍稳定性与实力的系统。理论上,这个构想合情合理;但现实中,它却造成了分裂。

从Minor到RMR:清晰体系成为行业标准

多年来,通往Major的路径始终遵循着清晰的结构。起初,部分队伍凭借上一届Major的成绩获得直邀资格,其余队伍则需通过地区或洲际预选赛争夺名额。这些线上预选赛最终演变为线下Minor赛事,让欧洲、独联体、美洲、亚洲等每一个地区都能公平获得参赛代表权。

新冠疫情期间及之后,Valve用RMR系统取代了这一模式。该系统最初旨在通过多场赛事筛选出各地区最顶尖的队伍,却很快演变成一场单败决生死的预选赛,热门队伍与冷门队伍需争夺寥寥几个晋级名额。CS向来是一款开放的游戏,通往巅峰的道路需在赛场上凭实力争取:上场、获胜,然后获得机会。这个体系虽不完美,却足够简单。十余年间,预选赛、Minor与RMR赛事,始终是通往梦想的桥梁。

从童话到电子表格

CS最大的魅力之一,始终在于奇迹发生的可能,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弱旅,突然崛起挑战顶级强队的故事。从2014-2015年Luminosity战队的巴西式坚韧,到2017年克拉科夫Major上Gambit的惊艳爆冷;从Quantum Bellator Fire战队打进波士顿Major八强,到2019年ENCEAVANGAR两支队伍闯入Major决赛,这些征程共同塑造了这款游戏的传奇色彩。

RMR时代延续了这种魔力,让许多意想不到的队伍崭露头角:Bad News EaglesIHC(后更名为The MongolZ)、Copenhagen Flames均在此列。其他队伍也带来了惊喜,比如ECSTATIC,作为哥本哈根PGL Major上丹麦唯一的代表队伍;还有Into the BreachMonteGamerLegionApeks,它们在2023年巴黎Major上共同打造了史上最跌宕起伏的淘汰赛。与此同时,一些豪门队伍却黯然失色:G2无缘IEM 里约Major、Astralis连续缺席五届Major、Ninjas in Pyjamasfnatic逐渐淡出赛场。这些或励志或心碎的故事,共同构筑了这款游戏的灵魂。

而有了VRS后,这样的故事几乎不可能再发生。Valve要求队伍在官方认证赛事中持续取得好成绩,这自然会偏向那些早已站稳脚跟的队伍:资金雄厚、曝光度高、常获直邀的强队。二三线队伍甚至还未开始竞争,就已被拒之门外。强弱差距不断拉大,圈子愈发封闭,曾经的梦想,如今沦为了冰冷的统计数据。

VRS:解决Valve从未攻克的难题

Valve推出VRS,本意是让预选赛流程更专业化。如今,一切都取决于队伍在官方认证赛事中获得的积分,这些积分会纳入每月更新的地区排名,进而决定大型赛事与Major的邀请名单。其目标是奖励稳定性、避免随机性,却也彻底改变了CS的核心理念。

这一系统还限制了二三线队伍进入大型赛事的机会,除了少数几场预选赛外,它们几乎没有其他途径。理论上,最顶尖的队伍参加最顶级的赛事似乎公平,但现实中,这却让电竞圈陷入了一个循环:强者愈强,弱者停滞不前。

在这一变革背后,许多人还看到了Valve承认失败的信号。多年来,从公开预选赛到半职业赛事,Valve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线上比赛的作弊问题。关于作弊者、小号玩家、外部辅助工具的指控从未停止,而可靠检测机制的缺失,也损害了原有体系的公信力。通过优先认可线下赛事与官方认证赛事体系,Valve似乎在承认:它已无法保证线上比赛的公平性。因此,VRS更像是一种重新掌控局面的手段:减少公开预选赛、增加可控环境、降低丑闻发生率。这与其说是一次真正的改进,不如说是一种风险防范措施,更是一种隐晦的坦白,十年过去,CS一旦脱离线下环境,仍会陷入公平性困境。

地区线下赛:构想美好,执行糟糕

该系统的另一大核心特点,是地区线下赛。Valve希望重新凸显地区性线下赛事的重要性,这一构想理论上十分出色,问题却出在成本上:差旅费、住宿费、后勤费用,全部需由队伍自行承担。而这一切的回报,仅仅是VRS积分。豪门队伍有能力参加多场赛事,二三线队伍却无力承担。Valve本想推广线下比赛,结果却让最需要线下机会的队伍,更难参与其中。正如CS圈的常态,一些人已找到牟利的方式,转售某些赛事的参赛名额。

这些地区线下赛还带来了明显的地域偏见:位于赛事活跃地区的队伍,能轻松获取积分;而处于偏远地区的队伍,却连参赛机会都寥寥无几。更糟糕的是,部分赛事仅限本地队伍参加,在这些拒绝对手参与的赛事中,特定地区的队伍能轻松获得VRS积分。若目标是筛选全球最顶尖的队伍,那么地域远近与国籍不应成为阻碍,唯有实力才应是唯一标准。

混乱中的兴奋感

并非所有变化都是负面的。VRS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紧张感:一场永不停歇的积分竞速,每一场比赛都至关重要。粉丝会追踪积分争夺的进展,队伍会计算晋级概率,这个系统也让整个赛季有了清晰的结构。每当Finn(@MischiefCS2)或Jesper Larsen(@Udknud)发布推文,粉丝们都会兴奋地查看自己支持的队伍晋级Major的概率,这种互动充满了乐趣。

但这种兴奋感,却撞上了一个核心问题:没人真正理解这个系统的运作逻辑。不同赛事的积分系数各不相同,权重计算规则模糊不清;一些奖金池高的二三线赛事,积分甚至比顶级赛事还多;地区性比赛的积分,可能与一线赛事持平。即便专业人士,仍在不断发现能一夜之间改变积分排名的隐藏参数。整体而言,人们对VRS的感受是混乱,这是一个活的排名系统,却完全不透明。

VRS:豪门的安全网

然而,对大型俱乐部而言,VRS无疑是福音。那些拥有坚实基础设施、明星选手与密集赛程的老牌队伍,只要不出现彻底崩盘的情况,几乎能稳获Major参赛资格。这种稳定性让投资者、赞助商与管理层感到满意,他们能提前规划预算,因为深知队伍将出现在曝光度最高、盈利性最强的赛事中。相比此前随机性更强的体系,VRS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安全感。

VRS还终结了另一个颇具争议的模式:ESL与BLAST的双头垄断。多年来,这两家赛事主办方通过与顶级队伍签订商业协议,垄断了整个电竞圈,协议为特定俱乐部提供保底参赛名额,固化了CS的上层格局。而Valve通过推行集中化、全球化的排名系统,打破了这种垄断。权力不再属于私人赛事体系,而是归于官方排名。旧的垄断虽已结束,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新的等级制度:它或许更透明,却未必更公平。

仍需完善的模式

正如Valve以往的作风:先推出变革,再事后解释。VRS就像一场实时碰撞测试,一个直接投入职业赛场的原型产品,只为观察哪些部分可行,哪些部分会崩溃。而修复工作,也会像往常一样逐步推进:这里调整一条规则,那里修改一个系数,一个小小的更新,就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一切。CS的发展,向来伴随着试错,有时过程痛苦,但社区始终不离不弃。这仍是这款游戏最强大的力量。

如今的问题是:这些调整,是否足以让梦想回归?Major不应成为精英队伍的专属特权。CS的根基,是热情与不可能的挑战,五个没钱的年轻人,却坚信自己能击败全世界。如今,这个理想似乎已渐行渐远。

VRS既非彻底的失败,也非完全的成功。它让赛事体系更现代化、更结构化、更有序,却也让这款游戏在冰冷的数字背后,失去了些许灵魂。CS的核心,始终是人的故事:不可能的逆转、弱旅的崛起、传奇的残局、从无名之辈到明星选手的蜕变。如今,通往Major的道路,更像一张冰冷的电子表格,而非一段热血的梦想征程。豪门队伍获得了稳定性,投资者获得了安全感,而粉丝们,仍在寻找那份曾经的魔力。Valve或许重新掌控了赛事体系,却在这个过程中,可能不小心让梦想溜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