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通过RS值(Round Swing)这一指标,验证数据是否与我们对高影响力选手的既有认知相符。

在竞技项目中,衡量影响力向来是件难事。但在电子游戏领域,尤其是像CS2这样能轻松获取游戏日志与录像文件的游戏中,这项任务已不再像从前那般不可能完成。

CS2的击杀虽不像足球比赛的进球那样直接决定胜负,但我们都清楚:击杀是赢下回合的关键。除非你能完成忍者拆包,或是用四次假打迷惑防守方,否则总有某个时刻,你需要通过赢得对枪来拿下这一回合。

击杀与死亡是我们衡量选手表现的硬通货,也是自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诞生以来,贯穿所有此类游戏的两大核心数据。既然击杀能赢下比赛,死亡会导致失利,那只需用击杀数除以死亡数,不就能得到一个神级指标了吗?

但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,K/D是可以刷出来的。就像老话说的,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。这一点大家都明白,但有时回溯事物的起源,能帮助我们看清其层层构建的过程。

所以,我们先关注相关性,稍后再探讨因果性。以下是一份基础数据指标清单,附带可信度评分。该评分基于各指标与回合胜率及地图胜率的相关性得出。

图表灵感源自n0miun的一篇优质文章

我们最熟悉的K/D在两项相关性评分中表现尚可,但表现最佳的是每回合存活次数(survivals per round)。公平地说,这个指标在当下的社区中并不算受欢迎。

事实上,即便将范围扩大到更多指标,包含存活因素的指标(如KAST、K/D等)始终稳居前列。

但问题在于,这些指标衡量的是赢下回合的结果,而非赢下回合的根源。你能在更多回合中存活,往往是因为你(或队友)赢得了对枪;难以被击杀是比赛的一部分,但这一能力的价值,仅在于让你能在回合后期制造实际影响、维持地图控制权,或是保持人数优势。

关注选手的死亡次数仍很重要,但更应将其视为选手为输出所付出的代价。以donk为例,他的代价很高(每回合死亡0.66次),但投资回报也极为丰厚(每回合击杀0.95次)。

K/D比之所以不是理想指标,还因为它无法体现输出规模:在一场13-2的胜利中,4-2的K/D与16-8的K/D在比值上完全相同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,是改用在测试中表现优于K/D的指标。即每24回合击杀差值。

由于死亡次数较多,donk的K/D比不如sh1ro,但他的击杀差值仍更优。因此,与单纯使用K/D比相比,击杀差值能让donk、kyousukeXANTARES这类高活跃度选手在排名中更靠前。

然而,既然存活与回合胜率的相关性如此之高,我们仍面临一个问题:如何区分团队成功与个人成功?选手能多次存活,是因为其个人能力出众,还是因为队友赢下了大量回合?

这份高存活榜单简直是低死亡选手的天堂,尤其是狙击手。榜单前十中有八位选手的每回合死亡数低于0.60(即每24回合约14次死亡),而这八位中,只有ropz(偏被动的步枪手,回合胜率57.4%)并非狙击手。

对此,合理的解决方案有两个:一是根据回合胜率进行调整,二是结合选手武器的经济价值(采用Rating 3.0的经济调整体系)。接下来,我们将同时应用这两项调整。

调整后,榜单中出现了更多步枪手的身影。HeavyGodfrozenKSCERATO均为顶尖的回合后期步枪手。他们无需依赖一击必杀的狙击枪,却能像狙击手一样保持高存活率。

一些回合胜率不及顶尖战队的选手也进入了榜单,例如latto(回合胜率49.8%)、Twistzz(回合胜率47.9%)、tN1R(回合胜率49.4%)。尽管他们所在队伍的败率超过胜率(因此存活机会少得多),但仍有出色的个人输出。

但即便经过经济调整,这一指标仍缺乏场景语境。凭借我们在匹配赛中的经验就能知道,有些选手会通过牺牲队友来刷高自己的K/D。从整体上看,K/D与赢比赛相关,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击杀的价值都相同。即便你的水平低于比赛平均水平,也能通过钩子战术、蹲点、躲起来避战等方式刷出正K/D。

于是,RS值(Round Swing)应运而生。作为Rating 3.0体系的核心指标,它会结合经济状况、地图、攻防方、存活选手等信息,为每次击杀赋予一个价值分,衡量该击杀对队伍赢下回合概率的改变程度。

在人数均衡的场景(如5v5、3v3)中,击杀的价值分较高;若能完成1v3、3v5这样的逆转,价值分会更高。但在5v2的优势局面下,追杀最后几名防守方的收尾击杀,价值分则微乎其微。因为最艰难的部分早已完成。

离场击杀(exit kills)也是同理:即便你将1v5的局面改写为1v3,若最终仍输掉回合,之前获得的价值分也会被清零,因此对RS值的提升有限。总的来说,只有那些能显著改变回合走向的操作,才能获得较高的价值分。

本质上,RS值是一种优化后的击杀差值指标,因此榜单顶端的选手与击杀差值榜有较多重叠。但在榜单中游,许多选手获得了更多展示机会,例如K/D为负的mzinhoYEKINDAR

而排名下滑较明显的选手,包括brokyFL1TSpinx。他们属于偏被动型选手,有时会被诟病刷无效击杀。

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散点图,并添加趋势线,便能更清晰地看出规律:击杀与死亡数决定了选手的基本位置:K/D为负时,RS值几乎不可能为正。但选手在趋势线上仍有移动空间:sh1ro的K/D优于ZywOo,但两人的RS值差距显著。这一结果与直观观察相符,也证明该指标的方向是正确的。

其他K/D出色但回合走向影响值不佳的选手,还包括torzsi、kyousuke;而20岁的天才选手molodoy则恰好落在趋势线上,说明他的影响力与输出相匹配。

不过,若想进一步深入输出的讨论,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。之前提到,16-8的K/D比4-2的K/D更有价值,这一点很容易理解。我们通过击杀差值而非K/D比解决了这一问题。

但16-8的K/D与12-4的K/D相比呢?两者的击杀差值都是+8,但我敢说,大部分读者都会更倾向于16-8(K/D=2)而非12-4(K/D=3)。即便从整体上看,两种结果对团队的帮助相同,但主动制造操作仍比消极避战更有价值。

这一点在选手考察中尤为重要。以ICY为例,他的K/D表现不错(2025年排名第31),但击杀总数仅排第92。他就像是匹配赛中总在最后存活的玩家,在职业选手中十分罕见。

因此,任何衡量影响力的尝试,都必须考虑这一点。RS值与击杀差值类似,会将正面操作与负面操作视为同等重要的衡量维度。但当我们想评估选手个人能力时,正面操作的可刷性远低于负面操作。例如,sl3nd(一位效力于强队、表现不佳的被动型狙击手)的每回合死亡数仅为0.62,但输出无法造假:每回合击杀0.61次,平均每回合造成伤害67.1点。

因此,我们可以在RS值的基础上,仅关注击杀为选手带来的价值分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一调整后的指标不仅包含每次击杀的影响力,还纳入了伤害占比是否为交换击杀闪光助攻等因素。此外,我们暂未加入最终版回合走向影响值的部分调整项,例如拆弹价值分(授予在拆弹前阶段对团队帮助最大的选手)或回合结束时的价值分。

但总体而言,这一指标已可用于衡量有影响力的输出。调整后,sh1ro跌至第15位,而kyousuke(其RS值整体表现不及K/D)则跃升至第3位,登上领奖台。

这一结果表明:kyousuke的击杀影响力极高,但他的死亡同样极具影响力。他能在关键场景中拿下击杀,但他冒险型的战术风格也可能让回合走向逆转。

榜单中还出现了tN1R、JamYoung、XANTARES、insani等选手。他们都是各自队伍的核心人物,需要亲自主导关键操作。这与我们对高影响力选手的认知更为贴合:既有进攻型选手,也有KSCERATO、Twistzz这样高输出的收尾型选手。

但本质上,这份榜单仍与击杀总数榜较为相似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筛选出击杀质量最高而非击杀数量最多的选手呢?

答案很直接:我们只需对比选手的正面回合走向影响值得分与原始每回合击杀数(KPR),计算两者的差值。由此得出的榜单中,满是指挥型选手(如Brollan)与包点突破手(如kensizorVexite)。这些选手常被置于高难度场景中。当明星选手回避首当其冲的任务时,他们需要率先突破,因此他们的击杀价值更高,这一点合情合理。

karrigan为例,他的输出数量表现平平,但解说们期待他的关键回合影响力是正确的。他的回合走向影响值增量远高于原始每回合击杀数。和多数同位置选手一样,他的击杀往往出现在关键节点。

在传统明星选手中,insani表现出色;xfl0udFL4MUS、YEKINDAR等选手的排名也相当靠前。这一结果印证了进攻型选手的价值。只是他们为这份影响力付出的代价也很高:他们的高影响力死亡同样数量可观。

输出与输出代价该如何权衡,本质上是一个理念问题。HLTV的评分体系向来更看重输出:1.0版本以击杀数、多杀数对抗死亡数;2.0版本以击杀数、伤害量、影响力对抗KAST、存活率;3.0版本延续了这一平衡逻辑,只是移除了影响力评分(Impact Rating),使得高突破尝试率选手的优势有所减弱。

但粉丝与评论员完全可以进一步细化衡量标准。若你只想用每回合击杀数和平均每回合伤害(无论是否经过经济调整),这完全是你的自由。每个指标都是复杂谜题的一部分,其背后都有层层历史与语境支撑。按角色调整指标是一个合理的目标,但前提是我们能明确角色定义。尽管我们已付出诸多努力,但不同战队、不同位置的角色仍过于灵活,无法100%确定。

RS值并非完美无缺:在小样本数据中,残局等随机事件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,但若扩展到大样本数据,多数选手的表现会趋于稳定。从整体上看,这一指标的数据逻辑与直观观察相符。我们称之为高影响力的选手,正是那些能最大程度提升团队赢下回合概率的人。

我们需要重新理解的一点是:由此可合理推断出,高影响力选手的死亡,同样对回合走向影响最大。万物皆有阴阳两面:进攻型选手可能收获最多,但也可能损失最多。

最后,我们为大家呈现一份综合榜单:结合了调整后击杀差值RS值正面回合走向影响值与每击杀影响力四项指标。至于榜首是谁,想必你已经猜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