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态系统上线八个月以来,赛事组织者仍在艰难遵守Valve的《赛事运营要求》(Tournament Operation Requirements,简称TOR)。
“Strike”是HLTV主编Striker撰写的(非)定期专栏,聚焦于Valve监管下的赛事体系新现状。
如今已是9月,我们进入Valve主导的新生态系统已有八个月,而那本如今(声名狼藉的)《赛事运营要求》规则手册首次详细公布至今,也已过去一年多。
回溯到1月一切刚刚启动时,很明显,赛事组织者在新的监管环境下迈出第一步时,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。当时人们对各项规则的理解远未统一,尤其是Valve的沟通往往断断续续,部分规则的措辞充其量只能说是模糊不清。
尽管沟通问题依然存在,但时间已经过去很久,许多有争议的规则也已得到澄清,各赛事组织者也有机会从其他赛事中吸取教训。然而,从未能遵守基本清单要求,到公然违背Valve打造公平环境目标的严重违规行为,各类失误仍屡有发生。
这导致Valve不得不强制要求部分赛事不计入排名,另一些则需调整以符合规定——这些做法往往使得赛事体系难以预测,也让那些机会被剥夺的方倍感沮丧。
因此,为了帮助赛事组织者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,我整理了一系列导致Valve介入的严重违规案例:
1. 偏袒
若说新规则中有哪一项核心要素最为重要,且是规则必须生效的首要原因,那便是打击排他性。
在经历了多年的特许经营和合作模式后,赛事组织者已不能再随意邀请队伍参赛,但上个月的MESA 游牧大师赛秋季赛,本质上却还是出现了这种情况。
MESA是近期因违反Valve TOR而受处罚的组织者之一
该蒙古赛事组织者称此举为“疏忽”,但他们被认定为“在先到先得的公开赛事中,让部分队伍提前获得报名权限”,违反了《赛事运营要求》第3.5条规则,并为此付出了赛事不计入排名的代价。
Valve TOR 第3.5条 公开预选赛
对于公开预选赛,赛事组织者可采用任何秉持诚信、合理且透明的标准,且不得针对特定队伍阵容。
2. 不透明
为确保规则得到遵守,且违规行为能被轻易识别,Valve强制要求一定程度的透明度,禁止赛事组织者随意将队伍排除在邀请流程之外。
CCT早些时候就吃了大亏——其今年的首个赛事因在邀请流程中跳过了多支涉嫌“影子禁令”的队伍,最终被强制要求不计入排名。
当然,赛事组织者有权禁止某些队伍参赛。但你必须提前公开此类行为的规则,并在作出决定时公布具体细节。
Valve TOR 第5.4条 邀请例外
赛事组织者可制定规则,因参赛方行为不端、作弊违规、被电竞机构标记为匹配舞弊风险,或其他诚信及合规问题,取消其参赛资格。若赛事组织者希望取消任何参赛方资格,必须:
1.将取消资格规则作为“补充信息”的一部分予以公布。
2.在作出取消资格决定时,公布该决定的详细信息。
3. 拖延
Valve要求赛事组织者遵守特定截止日期,从赛事日期的首次公布,到所有其他细节的披露,均需在此类期限内完成。
若在任一环节逾期,你的赛事可能最终不计入排名,或其声望远低于最初预期——CAC今年夏天就遭遇了这种情况。
这家中国赛事组织者虽及时公布了CAC赛事,但迟迟未披露更多细节,最终因与ESL职业联赛(EPL)时间冲突而不得不重新安排赛事,导致Valve强制将CAC降级为二线赛事。
StarLadder也敲响了警钟——其明年5月StarSeries赛事的补充细节公布已逾期一个多月(且仍在拖延)。
4. 疏忽
说到补充细节,这是一份必须在截止日期前公布的清单内容。清单逐条列得极为清晰,但赛事组织者未能严格遵守的情况仍屡见不鲜。
近期的例子包括:迪拜警察电竞赛(Dubai Police Esports Tournament)未在公共平台公布部分细节;军团常规杯(Legion Regular Cup)邀请了一支无排名队伍,且根本未公布邀请规则;RESF俄罗斯杯(RESF Russia Cup)未及时公布细节,且遗漏了多个要点。
对于新入行的赛事组织者,人们往往也难以找到必要信息,因为这些信息仅存在于晦涩的平台上,且/或缺乏能证明其及时公布的有效时间戳——这促使Valve不久前出台了一项新规则:
Valve TOR 第4.4条 发布日期的可验证性
任何已公布信息必须发布在不允许修改过往帖子的平台(如X.com)、保留版本历史的平台(如Github.com),或必须保存在独立存档平台(如互联网档案馆的Wayback Machine)。
但说真的,用X平台有什么问题?其他人都在用啊。
5. 犹豫不决
在某些情况下,赛事组织者希望在补充信息公布截止日期后修改赛事安排,这也是绝对不允许的。
前文提到的CAC也被发现违反了这一规定——过晚修改邀请结构,一周后却被迫(部分)恢复原状。
该赛事组织者在其他名额调整上仍未受到处罚,Valve称原因是“最初名额应如何分配不够明确”,但核心原则不变:必须坚守已公布的内容,否则后果自负。
另一个问题是迟迟不敲定所有邀请名单。这可能导致类似PGL在3月遇到的情况:封闭预选赛已开始,主办方仍在等待正赛邀请队伍的答复,最终这家罗马尼亚赛事组织者不得不重启整个流程,冷落了四支此前已获得预选赛名额的队伍。
6. 利益冲突
若说有哪一条规则是维系赛事公正性的关键,那便是第5.3条“潜在利益冲突”。
该规则禁止赛事组织者与参赛队伍存在所有权或管理层面的关联,以防止组织者偏袒自家队伍,或队伍通过自办赛事在Valve区域排名中谋取优势。
当然,执行该规则是另一回事,因为证明此类关联的难度可能从“困难”到“不可能”不等。迄今为止,尚未出现高调的违规案例,据悉,唯一因此类关联而被排除在外的赛事是LastOnline Summer Showdown——该赛事由ROUNDS联合主办,且有一支同名队伍参赛。
然而,这种行为无疑构成“重罪”,一旦事后曝光,Valve无疑会将其作为典型案例严惩。
Valve TOR 第5.3条 潜在利益冲突
赛事组织者及赛事工作人员不得与任何参赛方存在任何商业关系(包括但不限于共同管理、实体共同所有权、授权许可及贷款等,无论是否与Valve游戏相关),除非获得Valve批准并公开披露。
7. 平庸
如果你看到这里,心想“但有些赛事做了上述违规之事却未受惩罚”,那你说得对。
在大多数情况下,这涉及到例外情况。Valve保留在其认为合适的情况下给予赛事组织者回旋余地的权利,且已广泛行使这一权利,尤其是对大型组织者。
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豁免,我收到多份报告称,存在“同一理由下,某赛事组织者获得例外,另一者却被拒绝”的情况。
我可以明确举例的是BLAST 伦敦公开赛小组赛在补充信息截止日期后转为线上。据Valve称,这一调整是事后才获批的,且曾考虑过处罚,尽管最终我并未得知有任何处罚落实。
其他组织者试图以此为先例,却毫无进展。不过StarLadder是个例外——其布达佩斯Major的试运行赛事及多年来的首个赛事,均获得了远超常规范围的例外许可。
平庸本身并非罪过。但当你违规时,“特殊性”能帮你摆脱困境。
禁止灌水刷屏违者禁言3天,详情查看 >> 评论(2)
最新评论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