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PS敏感型用户必看!
社区用户Thour利用自己的电脑对游戏视频的各项不同设置进行了测试,详细研究了不同选择对游戏FPS的影响。通过这篇测试可以通过摸索,找出自己电脑在性能和画质之间的平衡。
以下为Thour测试内容转译内容:
我对CS2中所有游戏内视频设置进行了测试,在本文中,我会向大家分享那些“严重拖慢帧率(FPS)”的设置,以及可放心使用、不会影响帧率的设置——帮你实现“性能与画面清晰度兼得”的最佳效果。
在正式开始前,我需要先声明:每台电脑的配置不同,你的测试结果可能与我在自己电脑上的结果存在差异,但总体而言,你能清楚了解哪些设置对性能的影响最大。
我的PC配置
- 处理器:锐龙7 9800X3D
- 显卡:英伟达RTX 5070
- 内存:32GB(2×16GB)DDR5 6000MT/s
- 系统:Windows 11专业版(24H2版本)
- 显卡驱动:NVIDIA 581.08版本
Windows系统设置
- 游戏模式(Game Mode):开启
- 硬件加速GPU调度(HAGS):开启
- 可调整大小的 BAR(Resizable Bar):开启
基准测试设置
- 所有测试均在“ Dust 2 基准测试地图 ”上进行
- 分辨率:1280×960(CS2最常用分辨率)
- 启动项:-threads 9(指定9线程运行游戏)
BIOS设置
- EXPO配置文件1(EXPO Profile 1):开启
-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(PBO,精准加速超频):+200
- 曲线优化器(Curve Optimizer):所有核心-25
- 核显(Integrated Graphics):禁用
各视频设置测试结果与分析
1. 增强角色对比度
- 禁用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启用:平均帧率964.6(下降2.1%),1% Low帧292.4(提升5.8%)
令人意外的是,启用该设置后,我的1% Low帧(反映帧率稳定性的关键指标)提升了5%。使用该设置没有发现任何问题,但我个人习惯保持关闭。
结论:可放心使用
2. NVIDIA Reflex(英伟达低延迟技术)
- 禁用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启用(Reflex On):平均帧率960.4(下降2.6%),1% Low帧290.6(提升5%)
- 启用+增强(Reflex On+Boost):平均帧率961.4(下降2.5%),1% Low帧289.3(提升4.7%)
虽然开启Reflex会损失少量帧率,但它能有效降低CS2的输入延迟(高配置电脑可降低3-4毫秒,低配电脑甚至可降低15毫秒),因此十分值得。
结论:必须开启
3. 多重采样抗锯齿模式
- 无(None)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色差边缘抗锯齿2倍(CMAA2):平均帧率948.2(下降3.8%),1% Low帧287.7
- 多重采样抗锯齿2倍(MSAA 2x):平均帧率887.5(下降10%),1% Low帧279.1
- 多重采样抗锯齿4倍(MSAA 4x):平均帧率865.5(下降12.2%),1% Low帧276.8
- 多重采样抗锯齿8倍(MSAA 8x):平均帧率808.8(下降17.9%),1% Low帧283.6(提升2.64%)
该设置对1% Low帧几乎无影响,但随着抗锯齿倍数提升,平均帧率会大幅下降——开启MSAA 8x时,平均帧率最高会损失18%。
我个人一直使用MSAA 4x,它确实能提升画面清晰度,但代价是平均帧率损失12%。下图为“Vertigo”地图上“无抗锯齿”与“MSAA 4x”的画面对比。
结论:不建议开启4倍以上抗锯齿
4. 动态阴影
- 仅太阳光源(Sun Only)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全部光源(All):平均帧率965.7(下降2%),1% Low帧289.3(提升4.7%)
开启“全部光源”几乎不会损失帧率,还能看到地图中所有光源投射的玩家阴影。下图为“仅太阳光源”与“全部光源”的画面对比。
结论:保持“全部光源”开启
5. 全局阴影质量
- 低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中:平均帧率906.5(下降8%),1% Low帧272.7(下降1.3%)
- 高:平均帧率858.5(下降12.9%),1% Low帧275.9(下降0.1%)
- 极高(Very High):平均帧率764.6(下降22%),1% Low帧266.6(下降3.5%)
这是游戏中“最拖帧率”的设置之一。全局阴影质量越高,地图阴影的锐利度越强,但开启“极高”时,平均帧率最高会损失22%。
下图为“低”与“中”阴影质量的画面对比:开启“中”后,所有阴影会更锐利、更真实,但代价是平均帧率损失8%;且“中”以上的阴影质量在画面上几乎无明显差异。
结论:不建议开启中等以上质量
(注:本项测试中,动态阴影设置为“全部光源”)
6. 模型/贴图细节
- 低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中:平均帧率906(下降8.1%),1% Low帧276.8
- 高:平均帧率901.2(下降8.6%),1% Low帧278.2
该设置对1% Low帧几乎无影响,但开启“中”或“高”会导致平均帧率损失最高8%。此外,我在尝试截取对比图时,未发现画面有明显差异。
结论:低
7. 贴图过滤模式
- 双线性(Bilinear)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三线性(Trilinear):平均帧率966.5,1% Low帧281.8
- 异向2x(Anisotropic 2x):平均帧率962.6,1% Low帧290
- 异向4x(Anisotropic 4x):平均帧率967.1,1% Low帧289.8
- 异向16x(Anisotropic 16x):平均帧率969.3(下降1%),1% Low帧290.2(提升5%)
该设置对帧率几乎无影响,因此我建议开启“异向16x”。下图为“Dust 2”地图上“双线性”与“异向16x”的画面对比:
结论:使用异向16x
8. 着色器细节
- 低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高:平均帧率932.9(下降5.4%),1% Low帧275
开启“高”会导致平均帧率损失约5%,对1% Low帧几乎无影响。下图为“Ancient”地图上“低”与“高”着色器细节的画面对比:开启“高”后,阴影会更平滑。
结论:建议设为低
9. 粒子细节
- 低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中:平均帧率963,1% Low帧280.1
- 高:平均帧率938(下降4.8%),1% Low帧269.3
- 极高(Very High):平均帧率886.1(下降10%),1% Low帧267.2(下降3.2%)
与“低”相比,开启“极高”会导致平均帧率损失最高10%,开启“高”则损失约5%,但对1% Low帧几乎无影响。
除了在CS2视频设置菜单中能看到画面差异外,游戏内实际画面(我测试了烟雾弹和燃烧瓶效果)几乎无区别。
结论:保持设为低
10. 环境光遮蔽
- 低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中:平均帧率941.3(下降4.5%),1% Low帧279
- 高:平均帧率938.1(下降4.8%),1% Low帧278.7
“中”和“高”对性能的影响相近(平均帧率均损失约4.5%),画面效果也差异不大。下图为“低”与“高”环境光遮蔽的画面对比:开启“高”后,玩家模型会增加柔和阴影,但在快节奏的游戏中很难注意到。
结论:影响不大,根据个人喜好选择
11. 高动态范围
- 性能(Performance):平均帧率986.2,1% Low帧276.3
- 质量(Quality):平均帧率959.5(下降2.7%),1% Low帧285.6(提升3.3%)
该设置对帧率几乎无影响。不过“质量”模式会添加胶片颗粒效果,导致画面偏模糊、清晰度下降,我个人完全不喜欢这种效果。
结论:建议使用质量(Quality)
(对比图由Reddit用户u/SardineS__提供)
最拖慢帧率的设置
1. 全局阴影-极高(Global Shadow - Very High):平均帧率下降22.5%
2. 多重采样抗锯齿-8倍(MSAA - 8x):平均帧率下降18.0%
3. 多重采样抗锯齿-4倍(MSAA - 4x):平均帧率下降12.2%
必须开启的设置
- NVIDIA Reflex(开启/开启+增强,On / On+Boost)
- 动态阴影-全部光源(Dynamic Shadows - All)
- 纹理过滤-异向16倍(Texture Filtering - 16x)
- 高动态范围-质量(HDR - Quality)
CS2最优视频设置推荐
经过所有测试后,我推荐以下兼顾“性能与画面清晰度”的设置:
- 增强玩家对比度:可选(根据个人习惯)
- NVIDIA Reflex:开启+增强(On+Boost)
- 多重采样抗锯齿:最高4倍(MSAA 4x,追求极致性能可设为“无”)
- 动态阴影:全部光源
- 全局阴影质量:低/中
- 模型/纹理细节:低
- 贴图过滤模式:异向16x
- 着色器细节:低
- 粒子细节:低
- 环境光遮蔽:可选(建议低,追求画面可设为中)
- 高动态范围:质量(Quality)
禁止灌水刷屏违者禁言3天,详情查看 >> 评论(19)
最新评论(1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