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VX是CS最令人陶醉的情形,每当你列举出这个游戏的历史名场面,十有八九都是残局。“既然舞台只剩我一人,那么只能我来独领风骚了!”
但是,要量化残局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容易,因为他在统计学上属于低概率事件,即便是最好的残局收割者,平均每轮也只有0.02次1VX胜利。鉴于每张地图上的“残局时刻”都是凤毛麟角,除非我们从从巨大的时间跨度中获取样本,才能避免数据上的误差。毕竟,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,我们只能得出“残局大师的数据是0.02,残局菜鸟有0.01”这样看起来就有问题的结论。
所以,我们一直用打赢残局的具体数量来进行有关标注,而这也让残局方面的比较显得无从下手:shox是有史以来打赢残局最多的选手,但他也是里面进行回合数最多的。这关联到了shox的游戏风格、职业生涯寿命以及残局收割能力。
另一个常见的指标,虽然我们HLTV上没有,但也很有参考性,那就是1V1胜率,这让我们更容易去比较样本量不同的选手。因为,一个选手1V1打得更好,说明他肯定总是能在那种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在这里,数据样本依然重要。2022年的boltz的1V1胜率是100%,但是你要是知他的样本只有8个的话,就肯定会觉得,“那比s1mple 赢34次、输14次1V1相比还是差点意思。”也就是说,样本量的增加会让评优的标准降低。
为了合理评判,我们要使用差值,而不是百分比。就像死得少的人Rating会被放大一样,1V1胜率高的人很有可能样本都比较小。所以说我们只会在数据统计中看到诸如“9爷 +211的1V1 diff”的描述,而没有所谓1V1胜率的计算。
通过上图你也看到了,用百分比胜率能体现出一些东西,但随着样本的增多,好的1V1选手和差的选手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,这就是为什么它的数据分布像一个侧着的三角形。
另一个规避残局样本稀缺的方法是计分制,比方说1V1胜利给1分,1V2的给2分,1V3的给3分,1V4的给4分,1V5的给5分。那么打得残局越困难,给的分越高。既然给的分更高,那么除以一下小局数量也不会得出“0.01”、“0.02”这种一看就很离谱的数据。
当然了,我们还能进一步增加差异,我们不以每回合为单位,而是以每30回合(一场自然局数的比赛)为分母。这样我们便得出了以下的列表:
floppy是1VX中原始胜率最高的,但是因为sh1ro和KSCERATO打出过更多难度更大的残局,所以只能屈居第四。broky在2022年拿下了30个1V2,相比之下他1V1赢了37个。(译者:原文没提到我大光头在榜的事)
尽管有了上述的分析,我们也并不是在谈论“怎样的构成才是完美的统计数据”。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要衡量选手获得残局对位的机会,而非能力。上述榜单中的几位选手都是处理每小局后段的专家,职责让他们自然能获得更多的残局对位机会。
为了进一步区分“位置靠后,常遇残局”和“能力出色,善打残局”的区别,我们选择了散点图的形式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。
我们将选手每30轮的残局得分与他们的1V1胜率联系起来,这样就能衡量一个选手局末发挥的数量跟质量。我们发现,这两个指标都高的选手不仅经常能获得残局机会,也能比一般选手更常赢下残局。下图只列举了2022年至少有20次1V1的选手:
sh1ro和KSCERATO是残局得分名列前茅的两位选手,即便是算上1V1胜率,二人依然遥遥领先。足量样本下,两人都获得了65%以上的1V1胜率,他们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终结者。s1mple、REZ、hades和Krimbo也坐拥更高的70% 1V1胜率,出现在了图表的更右方。
我们也能看到被残局大师们甩在身后的那些人。令人惊讶的是,只观察这上述指标的话,blameF、Perfecto、NAF三人在1V1胜率只处在平均水平,这意味着他们残局大师的“印象”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位置让他们获得大量的尝试机会,从而导致感官上的虚高。m0NESY也是,syrsoN的数据是在他之上的。
不过,这并不足以下结论。我们依然没解决样本问题——大壮和P元帅的样本只有60和49,难道我们就能断言他们的残局很菜吗?只有一个1V1的数据而缺乏其他指标,使得我们绝对无法妄下定论。
样本数量就是一个既定事实,你无论如何都变不出更多。我们确可以通过数据衡量选手的残局质量,但也必须格外小心。很多时候,专家的眼力永远比硬性的统计更有价值,他能看到选手有多冷静、看到对手有多慌乱、看到他“配”赢多少次残局,而不是只看结果。
我们并非要把数据的武器直接抛弃,这只是更多元的评判角度罢了。统计数字不一定能衡量他的能力,但是能测出打法、风格。我们得不出60次残局的样本下大壮到底会不会打残局,但是我们能肯定,Astralis团队让大壮比队伍里的其他选手更常出现在打残局的位置。
就这样,我们找到了最后一个指标,即某选手的残局胜利得分占队伍获胜残局得分总数的百分比。这里只考虑了2022年为队伍出战了大部分地图的选手,所以有部分人未统计在内。
注意,该名单不直接显示选手的能力,它显示的是选手所在队伍对他们能赢得残局能力的自信程度。他们进入残局并非偶然,一支队伍会计划让某些选手更能获得机会。所以,一个选手在队中进入残局的占比就像首杀数据一样,直接体现了他们的风格与跟队友间的联系。
这里的结果就很符合大众印象了。Jame获胜的残局得分占Outsiders残局获胜得分的34.6%,ZywOo则占Vitality残局获胜得分的33.3%。这些就像狂哥和arT喜欢冲锋一样,大伙都知道。
更有趣的其实是那些你不太了解的残局大户——BNE的gxx-(32.7%)、前Entropiq的Forester(32.2%)和Spirit的s1ren(29.6%)。列表倒着看也很有趣,比如nafany是8.8%,k0nfig是11.1%,而rain是14.2%。
这些数据,与之前那些一样,如果只盯着他们看,就会落入窠臼。但经过上述的分析,我们至少能大致得出一些基本的感觉,那就是谁赢了最多的残局,以及队伍们最喜欢把谁留到残局。
之所以说是“大致”,是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为更加关键的残局加权,比如某张图的大后期;又比方,如果我们ECO赢了人家正常起的残局,那它的价值肯定远远高于一般的1VX。就像闪光弹数据一样,我们能记录残局的数字,能描述选手的风格,却无法评价跟他们的能力。
所以,谁是残局之王?且待未来分解。
禁止灌水刷屏违者禁言3天,详情查看 >> 评论(22)
热门评论(2)
最新评论(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