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BLAST 巅峰赛S1期间,HLTV与传奇解说Anders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,听他讲述岁末年初那段"疯狂过山车"般的经历。
这位因长期活跃而被誉为"CS解说界标杆"的丹麦名嘴,在年初突然从顶级赛事解说席消失。当社区纷纷猜测他的去向时,他于二月在Reddit发帖回应,坦言去年底向多家赛事方自荐时接连遭到婉拒。
但短短数月后,这位39岁的解说似乎正重振旗鼓。在线上解说CCT系列赛事后,他接连亮相PGL 布加勒斯特站、BLAST 巅峰赛S1和PGL 阿斯塔纳站三大顶级赛事。他与英国解说ddk组成了新的长期搭档。值此之际,HLTV在哥本哈根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。
HLTV:年初你在Reddit发帖解释工作邀约骤减的原因。能否谈谈当时的心态,以及后续一两个月的调整过程?
Anders: 根据具体时间,我的心态从12月中旬到1月底经历了剧烈波动。这段过山车般的经历,现在回想有些部分已能淡然处之,但有些确实堪称疯狂。
11月中旬我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工作安排,曾尝试争取上海Major除解说外的其他岗位——不仅限于PGL,也包括其他公司,但全部落空。到12月中旬,我开始联系业内熟人表达担忧:"我需要工作,对未来感到迷茫"。
至今仍不清楚具体原因,但我就这样接连碰壁。这种情况持续发酵后非常可怕,在这个行业深耕十余年,我原以为即便遇到危机也总有人能帮忙斡旋,但这次奇迹没有发生。
这绝对是我过去10-12年里压力最大的时期。最初的反应夹杂着被背叛感与自怜,但这些情绪毫无建设性。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:或许我自己也该担责?即便不是我的问题,我也该以"我能改变现状"的心态面对。
于是我开始反思:过去两三年是否本可以做得更好?答案显然是肯定的——我本应在个人曝光、专业储备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。幸运的是,CCT联赛运营方GRID及时伸出援手,让我得以通过解说维持收入。这段压力爆表的时期,成了我人生的重大警钟。真是特别的年初开局。
HLTV:你认为赛事方是觉得你缺乏新鲜感了吗?最终归结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?
Anders: 我向各层级人士打探过,从普通员工到高管,试图了解是否自己无意中得罪了人,或是存在某些隐情。虽然感觉像被"集体封杀",但我认为实际只是时运不济。
最讽刺的是,所有人都反馈:"我们很期待未来合作,只是目前没有空缺"。但对我而言,"未来"这个词在经济层面...
HLTV:太不靠谱了。
Anders: 正是。这给了我当头一棒。有阵子我甚至想公开声明"我没有被封杀也没做错事",但连自己都不清楚缘由的声明实在怪异。事实上至今我仍未100%确定原因,但或许已不重要,解决方案都是提升专业能力。
HLTV:你与HenryG搭档一年半的组合为何突然解散?
Anders: 我们早就意识到2024年机会有限,都把希望寄托在"赛事井喷"的2025年。但年底时Henry表示需要暂别解说圈,专注生活其他方面。没有戏剧性冲突,我完全理解他的选择。
不过这确实影响了我们受聘的竞争力。但当时我已深陷焦虑漩涡,这个消息反而没造成额外压力。现在回想真是奇妙的巧合。
HLTV:如今解说多以固定组合形式受聘,失去搭档是否让你陷入被动?
Anders: 年末时我开始与Ne0kai搭档解说Elisa赛事、CCT。当时更多考虑的是缓解压力和保持状态,而非长远规划。
现在行业生态不同了,赛事方通过解说阵容传递品牌调性,这使独立解说更难打入顶级赛事。另一难点是找到理念契合的搭档。今年我才真正想清楚:我对自身和搭档都该设立更高标准。过去我常抱着"随性发挥"的态度,但现在要求全程保持高度专注。
就像任何合作关系,找到目标一致、付出对等、游戏理解相近的伙伴本就困难,这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。
HLTV: 那之后你是怎么走出来的?你接了一些零散的解说工作,但最终还是要考虑搭档人选。你曾尝试和zews合作,但没能成功,所以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,必须想办法让自己更具市场竞争力。
Anders:实际情况是,想要参与这些赛事,不仅要考虑"和谁搭档合适",还得看对方是否有时间随行。后来,好像是BLAST的人问我:"要不要试试ddk?"他们去年就和ddk聊过几次。说来奇怪,我完全没往这方面想,明明一个月前我还主动联系过他,纯粹是闲聊,毕竟我们很久没说话了,就是随口问了句:"最近咋样啊?"(笑)
我本该早点想到这点的,但年初那会儿我整个人被压力压垮了,几乎无法清醒思考任何事。那时候满脑子只想着:"怎么熬过这个月?这周怎么撑过去?"根本无暇顾及其他。
后来我主动联系ddk,直截了当地说:"如果要搭档,无论合作一场还是长期,我希望每场解说都保持高度专注。"这是解说行业的通病,我自己也常犯,比如解说A刚说完"他们买了两把AWP",五秒后解说B又重复一遍"哦他们有两把AWP"。这明显说明至少有一人根本没在认真听对方说话。我过去也经常这样,但现在我希望达到的境界是:几乎完全避免这种情况,真正做到即时倾听-思考-回应。
如果ddk提出一个观点,我要能立刻理解并延伸讨论,反之亦然。同时还要深度观察比赛,能说出"为什么他们这样打?""我觉得这个决策有问题""换种打法可能更好"之类的实质分析。听起来这要求不算高,但实际执行起来——你可能觉得我在夸张,稍不留神就会走神,真的比想象中难得多。
HLTV: 就是不能靠"自动驾驶模式"混日子对吧?要跳出舒适圈努力练习。
Anders:没错。当我反思过去两年哪里可以做得更好时,突然意识到——如果有人去年问我"怎么看Ninjas in Pyjamas现在的战术体系",我或许能给出个像模像样的采访式回答,但其实根本没认真研究过他们的比赛细节。
当然,在CS顶级圈子里要精通所有40支战队本就不现实。但问题是我对大多数队伍都停留在"炒冷饭"阶段,观点全是往年老调重弹。所以今年我的核心目标就是:必须深度吃透各层级战队的打法。我对搭档也有同样要求,否则我们产出的内容就会变成"老脸混熟"的尴尬存在,这绝对要避免。
HLTV: 你们搭档的化学反应如何?有机会成为顶级赛事的固定解说组合吗?
Anders:我们性格迥异反而成了优势,对比赛的解读角度天然形成互补。要是两人太相似反而奇怪。我们约定好:任何时候觉得对方说错都要直接指出。这种坦诚才是做好解说的基础,如果连基本沟通都做不到就完蛋了。
但现在CS圈组建固定搭档的规则已经变了。过去你可以高调官宣组合,如今主动权完全在赛事方手里。我们这些人根本没资格拒绝工作邀约——就算下个月有主办方找ddk和其他人搭档,我绝不会要求他为我推掉机会...
HLTV: 就为了维持所谓的"组合品牌"?
Anders:正是!那等于让他放弃真金白银。我不知道ddk的经济状况,但对我来说这绝对难以承受。
现在的行业逻辑是:观众喜欢哪个组合并持续呼吁,赛事方才会跟进认可。像我们这样的非顶尖解说,已经没法靠"官宣"造势了——除非你能稳居行业前三,但那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游戏规则了。
HLTV:你提到很多关于压力的内容,愿意多谈谈吗?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?
Anders:当然可以。压力来源有很多。我的生活现状是,家里有两个孩子,为了不让妻子实际上成为单亲妈妈独自照顾他们,因为我经常出差工作,她在家照顾孩子,而我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。
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,以前这并没有让我感到压力,但在电竞行业里,你总是告诉自己明年会更好、更稳定,会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,情况会改变。但当你回过头来看,却发现我们已经这样说了很久,情况却没有改变。
去年11月中旬,我开始意识到在经济方面我让家人失望了。我发现11月、12月、1月都没有工作,甚至2月也很可能没有。突然之间,可能有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没有收入。我奋斗了12年,总是承诺情况很快会好转。
这真的很难接受,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:首先,觉得自己工作了12年后,竟然没人愿意雇佣我;其次,社区似乎对此毫不在意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应该在意,因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理性上我明白,但当时我感觉赛事方不雇我,社区也不在乎,尽管我为这个行业付出了这么多;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,我无法为依赖我的人提供支持。这些不同的压力来源让我感到窒息,持续了一段时间,感觉有点疯狂。但这些压力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善或避免。
我曾经问自己,如果我因为只是在播CCT而不是顶级赛事而感到悲伤,那我是否还配得上做解说员或在这个行业有未来。如果我有这种心态,那真是太糟糕了(笑)。如果我看到别人这么说,我会立刻觉得...
HLTV:感觉有点自以为是。
Anders:是的,这种心态很糟糕。我试着告诉自己:“听着,这里有很多事情,优秀的选手很多,可能我们还不知道他们是谁,但他们很快会崭露头角。”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:如果我能认真对待这件事,重新发现游戏的乐趣,分享我对游戏的看法,理论上我可以在任何比赛中做到这一点,因为我的解说风格与我特别关心的游戏元素密切相关。
那段时间,我的生活仍然主要是压力,没什么其他东西。但在早期阶段过去后,我意识到解说可以带来很多乐趣,我开始真正享受这个过程,因为我的心态变了。我不再是自动驾驶模式,而是积极投入、关心游戏的播报模式。去年那段时间,我因为没有全心投入,剥夺了自己很多享受游戏的乐趣。但现在,我对自己的解说能力更有信心,也相信自己能为这个领域提供重要的贡献,甚至不限于做解说员。
HLTV:我注意到你最近在Reddit上很活跃,这种互动是出于"既然有人支持我,我也该回馈"的心态吗?
Anders:这其实涉及个人影响力的构建逻辑。以解说行业为例,你可以选择"下班即消失",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经营个人品牌——比如同时做YouTuber、开直播或者运营炫酷的Ins账号。这样即便不在解说席上,你的存在感也能持续。
说实话,我向来厌恶"自我营销"这个概念,总觉得刻意打造人设很尴尬。但现实是:不主动发声就等于自断前程。
就算有一万个沉默的粉丝,在你失业时也毫无意义;但如果有100个铁杆愿意到处喊"我们需要Anders",情况就完全不同。虽然我抵触这套玩法很多年,但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有效,世界就是这么运转的。
HLTV:对2025年剩余时间有什么规划?年初你定下的目标是"专注当下、持续精进",现在是否有调整?
Anders:最关键的是保持这种心态。就像节食计划,坚持一周很容易,但长期执行就会...解说同理,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全情投入每场赛事。
我现在重点探索收入多元化的可能性——虽然听起来很俗。并非要放弃解说,而是意识到过去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:有活干就吃香喝辣,没活干立马捉襟见肘。至少要建立安全垫,才能缓解焦虑提升状态。
在当下全球经济(尤其是电竞经济)萎靡的情况下,这绝非易事。
随着压力减轻,我也在重建个人生活体系:恢复健身、增强抗压能力——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本就是相通的。过去半年我放任了这些,现在必须补回来。
当然还有个梦想是制作更多有趣的内容,虽然具体形式还在摸索。总之核心任务很明确:深耕CS赛事,持续精进。
禁止灌水刷屏违者禁言3天,详情查看 >> 评论(3)
最新评论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