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翻译自分析师tedd专栏
引言
自职业赛场CS诞生之初,成千上万的选手始终追逐着同一个终极目标——Major。无论是夺冠还是仅仅参与其中,Major传奇般的光环使其成为所有选手与战队的最高追求。然而时至今日,晋级Major并取得好成绩已不仅关乎荣誉与成就,更关乎生存。
电竞行业组建可持续战队的脆弱性,导致过去几年许多队伍相继解散。而未能晋级CS Major往往是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Endpoint、
Sprout、
100 Thieves、
Renegades等队伍仅是冰山一角。许多战队在破产边缘挣扎,错过一两届Major便可能万劫不复。
当然,也有例外。那些资金雄厚、决策自由且人才济济的老牌豪门,即便无法夺冠,至少也该稳坐淘汰赛席位。它们因历史积淀而被寄予厚望,有时也因观众“乐见其败”而背负额外压力。
随着地区Major预选赛(MRQ)的启动,以及创纪录的32支全球战队齐聚2025年BLAST.tv 奥斯汀Major,晋级Major本应比以往更容易——但对谁而言呢?
线上进行的预选赛采用2到3场MR12赛制的BO1对决,为每支战队营造了极度不稳定且危险的环境。输掉几局手枪局或状态低迷一天,就可能坠入0-2败者组,此后需要连续赢下5场BO3才能晋级Major。而连胜5场虽非天方夜谭,却概率渺茫——除非你的队名叫B8。
尽管由npl和headtr1ck领衔的B8证明了“Major灰姑娘童话”仍可上演,但本文聚焦的是那些失败的队伍。这些战队或出于期待、或迫于形势、或别无选择,必须晋级2025年奥斯汀Major——而它们的失败将如何影响未来?
第三名:fnatic
迄今为止,fnatic已参加过17届Major(3次夺冠,前12届均进入淘汰赛),最近一次是2024年上海Major。当时这支战队在挑战者阶段接连负于Wildcard和
Cloud9,最终被中国黑马
Rare Atom淘汰,黯然出局。
上海之行后,变革势在必行。随着指挥bodyy、狙击手nawwk和教练keita的离队,fnatic引入了乌克兰战队Passion UA队长fear、丹麦教练casle,以及前
MOUZ NXT狙击手Burmylov,开启了又一次重建,外界目光再度聚焦。
然而2025年的开局远非理想。fnatic的最佳战绩仅是CCT 欧洲系列赛#19亚军——blameF等人于决赛不敌BC.Game。新阵容难言振奋,blameF和MATYS的灵光一现远远不够,而fear作为指挥的潜力似乎远未释放。
三月,fnatic孤注一掷签下fear的前Passion UA队友jambo,替换状态低迷的Burmylov。jambo的加入宛如一阵新风——这位在上海RMR及Major中惊艳众人的年轻狙击手,与fear的默契被视为正确的一步。但变动不止于此。
MRQ开赛前夕,fnatic突然宣布丹麦辅助选手、前Astralis/
HEROIC/
MAD Lions成员b0RUP将替补两届Major冠军、队魂KRIMZ,官方理由为“个人原因”。
狙击手更替、临阵引入b0RUP、备战时间不足、高压预期——加之2025年本就起伏的状态——最终导致预料之中的结局:失败。fnatic仅在Anubis地图上以13-8击败挣扎中的GamerLegion(MATYS与blameF各砍22杀),此后接连负于BC.Game、
BB和
ENCE,近三届Major第二次缺席。
KRIMZ会回归吗?若否,b0RUP会留队吗?blameF的状态下滑会持续吗?这支战队能否真正磨合?客观而言,即便KRIMZ缺席,现有阵容仍有潜力跻身世界10-15名,偶尔冲击一线赛事淘汰赛并非痴人说梦。fear的战术头脑、jambo的天赋、blameF与MATYS的火力,意味着错过奥斯汀Major或许并非末日,投资回报率仍值得期待。
是否该更早签下jambo并进一步调整?或许如此。但若给予时间与稳定,这套阵容是否仍有希望?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。唯一确定的是:坐拥状态火热的MATYS、blameF和jambo,却未能从32支队伍规模的Major预选赛中突围,实属重大意外。
第二名:GamerLegion
若论“溃败”一词,GamerLegion或许是榜单中最不符合“彻底失败”形象的队伍。相比fnatic、ENCE、BIG和
SAW等挣扎中的战队,这家德国俱乐部并未将MRQ视为“拯救赛季”的机会,而是延续2025年辉煌的跳板。
在PGL 布加勒斯特站晋级八强(击败Falcons、
Legacy和
Virtus.pro,仅负于亚军
G2与冠军Falcons)后,GL携势杀入MRQ——这支队伍今年已跻身IEM 卡托维兹八强、通过封闭预选晋级IEM 达拉斯、在EPL S21取得9-11名,最终于布加勒斯特被冠军淘汰。
REZ、Tauson、sl3nd和PR在罗马尼亚的rating均达1.09-1.14,GL看似Major晋级在望——但现实远非如此。
分析GL的失利需聚焦两大关键:手枪局与MR12赛制。所有队伍面临相同条件——首日两场BO1,一旦落败,由于仅6个晋级名额及16队瑞士轮阶段,需连续赢下4-5场BO3才能突围。如此残酷的赛制下,BO1中丢失一个手枪局或eco局便可能致命,尤其当队伍在前5-6回合陷入经济崩盘时。而GL不仅丢了一两局——他们在对阵Nemiga的Mirage和fnatic的Anubis中,输掉了全部四局手枪局。
尽管对Nemiga一役中,GL迅速调整至长枪局仍告负(REZ打出加盟后第二差rating),但对阵fnatic的Anubis则彻底沦为“迟不如永不到来”的注脚:CT方连丢8局后才拿首分,次局再输手枪及eco局,累计0-11开局。
首日溃败后,逆袭难度陡增。GL并非没有绝境翻盘先例:2022年里约RMR从1-2到晋级;上海RMR同样0-2开局后突围。但此次,另一因素成为致命伤——线上赛环境。2025年他们58张地图中仅18场为线上赛。这支曾以线上赛稳定性著称的年轻战队,如今已成“线下爆发”的代名词。
首日惨败后,REZ与PR等人状态回升,第三场以两个13-2血洗保加利亚战队500,让人嗅到逆袭气息。然而次日,GL以1-2(13-5, 14-16, 7-13)爆冷负于SAW,梦想戛然而止。
究其原因,绝不仅是手枪局或状态波动。这支欧洲CS最具潜力的年轻战队,本应轻松击败的对手却成为拦路虎。简言之,GL已蜕变为一支更依赖线下的队伍——无论是选手个人偏好,还是过度仰仗英国教练ash的临场指挥(根据V社规则,线上赛教练不得进入语音或同房间),GL在MRQ中始终未能展现今年一贯的水准。
若论失误,或许是留给队伍适应线上赛的时间过于仓促——布加勒斯特最后一战与MRQ揭幕战仅隔三天。这一结果虽不意味着GL的赛季“失败”(成绩仍利大于弊),但毫无疑问:无论是计划不周、休整不足、队员自满,还是缺乏教练的短板,1-3的MRQ战绩远超预期,必将被视为重大挫折,并为2025年第二届Major预选赛蒙上更沉重压力。
第一名:Astralis
北欧神话中,尼福尔海姆(Niflheim)是冰冷、黑暗、迷雾笼罩的亡者之国,由女神赫尔统治——那里没有星光。而如今,这支丹麦巨舰正深陷于此,连续第五次缺席Major。
历史上,没有哪家俱乐部比Astralis更擅长征战Major。自2016年建队以来,他们连续晋级前十届Major,前八届中七次闯入淘汰赛,期间四度夺冠。但时过境迁,那支革新行业的传奇丹麦阵容已消散太久,“啃老本”的日子所剩无几——至少大众如此认为。
从2022年IEM 里约Major开始,经2023年巴黎Major、2024年哥本哈根Major与上海Major,再到如今的奥斯汀Major,Astralis已连续五届Major缺席,上一次亮相还是2022年PGL 安特卫普Major。
要理解此次MRQ结果的灾难性,需回顾两次“情有可原”的RMR。其一是2022年里约RMR,Astralis1-3惨败(负于Ninjas in Pyjamas、
Bad News Eagles和
FORZE)。但当时队内王牌k0nfig因场外极端事件缺席,临时变阵的混乱使结果虽爆冷却非不可理解。
2024年上海Major RMR则更令人唏嘘。当四届Major冠军、两届MVP得主device卸任指挥重拾狙击枪时,队伍却被迫让新援指挥cadiaN担任主狙,并召回替补br0填补空缺。仓促调整适得其反,Astralis从0-2追至2-2后,最终不敌Passion UA,再度梦碎。
此后,Astralis试图重塑“新身份”:stavn与jabbi为核心,device执掌狙击枪,Staehr担任辅助,cadiaN转型主点人/支援。出乎许多人意料,这套体系收效有限——device仍是世界最稳定狙击手之一,Staehr反而成为战队支柱(2025年PGL 克卢日-纳波卡站季军赛的关键先生,接连击败SAW、MIBR、BIG、
The MongolZ和
FaZe,仅半决赛惜败
MOUZ)。
但稳定性始终缺失。cadiaN经历职业生涯最剧烈的定位转型,stavn与jabbi状态起伏,团队在胶着局中屡现脱节。然而底蕴犹存:战术设计未显过时,选手个人能力兜底。人们仍期待他们晋级。
MRQ开局低迷,Nuke 8-13负于OG后,Astralis在Mirage 13-7战胜Jame率领的
PARIVISION,Train 13-3碾压老队长gla1ve所在的ENCE,2-1来到晋级边缘。然而此后,大厦倾塌。
对阵Metizport、BIG和B8的三场BO3中,即便击败BIG获得最后机会,Astralis始终缺乏说服力。尽管device与Staehr倾尽所有(cadiaN甚至打出年度第二佳赛事表现),关键时刻的冷静与协同却荡然无存,沦为Metizport与B8爆冷故事的背景板。
赛后,俱乐部财务危机的流言甚嚣尘上(尽管近期出售英雄联盟LEC席位获约2598万欧元)。无论真相如何,device与Staehr已独木难支——本应众星云集的阵容,最终仅两人苦苦支撑。
结论
在这三支队伍中,Astralis或许是唯一需要变革的。尽管cadiaN尝试在CT方更活跃并频繁使用副狙协助团队,但结果远未达到转会预期。此次MRQ的失败,加之队员间缺乏默契的传闻,引发新一轮阵容洗牌。cadiaN离队,HooXi将接手指挥,未来还会有更震撼的变动吗?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。
禁止灌水刷屏违者禁言3天,详情查看 >> 评论(6)
最新评论(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