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N1R的T方Rating在新赛季大幅下滑,但采访中HEROIC的新教练为这次角色互换进行了解释。

TOBIZ带领MOUZ NXT在连续夺得WePlay学院S3、S4联赛冠军,从而成功跻身一线战队,并赢得了“青训塑造者”的声誉。对于平均年龄仅为21.7岁的HEROIC来说,他面临的是类似的任务,但对于一个以“超水平发挥”而闻名的队伍来说,风险要高得多。

在参加完两场比赛后,TOBIZ认为该队在IEM 科隆站进入前16名,取得了“可以接受”的开局,并且很享受这一进步,称其“自然”且“相当轻松”。但挑战依然存在,他待解决的难题之一,就是在xfl0ud下放后,如何建立一套体系,让tN1R和nilo(两人之前主要担任偏被动的自由人角色)能够共存。

IEM 科隆 2025
07-27

Spirit

2-0

Heroic

           
07-28

NIP

2-0

Heroic

           

下放xfl0ud是他与管理层的“双方共同决定”。这位丹麦教练特意对tN1R和nilo之间的角色冲突给出了积极的评价:“我当时的想法是,我们可以让tN1R担任明星角色,因为他是一名世界级选手。”然而,在适应新角色中,tN1R并非一帆风顺,他从2025年第一赛季的1.19进攻方Rating下降到角色互换后的0.93(裂变天地S1赛事时0.78,IEM 科隆时为1.01)。tN1R的首杀尝试率从16.5%上升到23.3%,但实际上获得的击杀次数更少(每轮开场击杀数为0.07次,而之前为0.09次)。

队伍会给他时间,但TOBIZ也明确表示“现在没有任何借口了”。他继续说道:“每个人都在打他们自己想要的位置。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以此为基础继续建设体系。”

Q:首先对这次淘汰表示遗憾。请先跟我说说和Ninjas in Pyjamas的比赛中出了什么问题?

A总的来说,我们表现不佳,犯了太多基本错误,整体上也没有打出赛前准备的内容。这时候我们会复盘一下,看看能做哪些改进。如果是心态问题,我们可以改进;如果是游戏方面的问题,我们也可以研究。

但总的来说,我觉得我们就是没发挥出来。他们在Train上打出了16次首杀,而我们只有1次,这数据太荒唐了。我们单挑都没赢,这没什么用。我们在进攻方赢了2对4的残局,这种水平下本不该发生这种事;不管是什么队伍,NIP也好,Spirit也好,你都会受到惩罚。只是有点失望。

Q:也许有一些成长的烦恼,毕竟这是一支新队伍。我刚和tN1R聊过,他承认你们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训练量。

A是的,我们每场比赛都会犯很多基本错误。有些比赛我们做得更好些,但最近两场对阵Spirit和NIP的比赛我们失误太多,而他们恰恰利用了我们的失误。缺乏训练量是一个原因,但基本功也是问题,这些局面本不该输掉的。后续关键在于重新梳理情况,让每个人对我们所说的X、Y、Z(战术意图)真正达成一致。

Q:你如何评价本赛季的开局?裂变天地S1的情况不太顺利,但至少你们在科隆取得了一些胜利。

A:从结果来看,裂变天地S1结果有点令人失望。我们本应该击败那两支队伍。我们也复盘了,发现很多失误都源于我们自身的失误上。也许是因为缺乏练习,缺乏团队化学反应等等,但这两场比赛我们本应该赢,早早离开裂变天地S1确实令人失望。

我们在家里训练了两天,训练时间不多,但确实聊了一些整体情况。之后我们带着“赢一场就比裂变天地S1做得好了”的心态来到科隆。整合两名新队员、新教练、还有新理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我想贯彻我的思路,他们也想坚持他们的想法,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折中点。我觉得这场比赛的开局还算可以接受。这两场失利确实有点让人难过,因为回想起来,如果我们没搞砸几局比赛,或许还能赢Spirit。至于NIP,他们在状态,而我们没有。这很遗憾,但总的来说我对科隆站的表现感到满意,至少打进了第二阶段。

Q:谈谈新队伍吧,你在阵容变动中参与了多少,最终是如何选定这套阵容的?显然,最终你不得不稍微调整tN1R的角色,让nilo回归首发阵容,他和yxngstxr留在边路(stay on the sides)。整体思路是什么?

A:引入gr1ks我没有任何参与。我也没有任何参与,管理层问过我对xfl0ud和引入nilo的看法,这是我和管理层的双方共同决定的。角色冲突,就其本身而言,人们说是角色冲突,但我的想法是,我们可以让tN1R担任明星角色,因为他是世界级的选手。后来我们意识到他不适合担任明星选手,所以我们也一直在进行一些妥协,比如“这是你的起始位置,我认为你在这个位置上会打得很好”,然后我们会稍微做调整。

此外,nilo也得到了一些他擅长的位置。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目前要安排的位置方案,每个人看起来都比我预想的更适应。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包括选手们也更加了解自己想要怎么打,但现在没有任何借口了。每个人都在打自己喜欢的位置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以此为基础(继续建设)。

Q:您和LNZ的关系怎么样?

A:我喜欢和LNZ一起工作。我们化学反应很好,很快就能达成共识。我们的想法可能不同,但当我们对某件事有不同意见时(并非冲突),我们总能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案,比如“这或许可行”。和他一起工作非常轻松,我认为他对游戏有很好的理解。尽管只有22岁,但他已经展现出领导才能。

他的前途一片光明,工作做得非常出色。他展现出了自己想成为世界顶级指挥之一的决心,我很欣赏这点。随着他积累经验后,我发现他和我之前共事过的siuhy有很多相似之处。现在和他共事,只有积极的一面。

Q:我还想问一下你的转型经历。之前你一直在较低级别赛事,现在你直接晋级IEM 科隆站,和众多强队交手。接受这个挑战对你来说感觉如何?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
A:我认为最大的转变就是融入团队,建立队员和我之间的关系。然后,慢慢地融入我的工作和比赛方式,以及我们如何准备和训练等等。总的来说,一切都相当顺利。还没有哪个阶段让我觉得‘好吧,我现在该怎么办’,对于出现的问题,我总是有解决方案的。

现在,你能和世界上最好的战队交手,这真的很棒,我很高兴。我也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欢迎。我没什么可抱怨的,一切对我来说都顺其自然,这非常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