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GL 布加勒斯特战的首个比赛日中,3DMAX力克The MongolZ。赛后,队伍的指挥Maka接受了HLTV的专访,围绕这场比赛以及队伍的近况谈了个人看法。

PGL 布加勒斯特 2025            
04-06

Mongolz

1-2

3DMAX

1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ncient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11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nferno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31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nubi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3

以下是采访全文:

Q:恭喜你们刚刚击败了The MongolZ,而距离你们上次战胜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吧?看起来胜利总是发生在Ancient和Anubis这两张地图上,但这次你们不得不加入Inferno。你们之前先赢了两次,然后他们连扳三场。能聊聊这次和The MongolZ与你们之间的拉锯战吗?

我们第一次和The MongolZ交手是在Skyesports赛事,当时我们打得非常放松。我记得那场比赛我们根本没做准备,毕竟是个特殊活动。可以说赢得挺轻松的。后来到了EPL第二次击败他们时,他们开始研究怎么针对我们,而且似乎找到了方法。

我甚至听到他们说已经摸透了我们的打法,觉得对付我们很简单。听到这种话我们有点恼了。为这次线下赛备战的三周里我们下了苦功,当得知要对阵The MongolZ时,我们做了充分准备,这起了大作用。

Q:之前你们多次输给他们,看起来战术确实被他们破解了。这次在Ancient上你们离胜利就差一口气,最后几回合被他们翻盘。那些关键时刻到底卡在哪里了?

Ancient这张图我们的攻防思路其实很明确。教练wasiNk制定了出色的战术,我们执行了大概80%。按计划打的时候效果很好,但最后阶段有点慌了阵脚,从语音里都能听出来。关键回合道具配合不到位,失去了我们在这张图上该有的节奏,所以才会从11-8被翻到11-13。

Q:在Anubis上你们开局很猛,虽然The MongolZ作为T方试图反扑,但这次你们顶住了压力。聊聊最后几回合是如何遏制他们、避免加时的?

Anubis打得比Inferno和Ancient更吃力,因为我们没怎么练这张图。我们就是坚持基础战术,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。要说终结比赛的关键,我觉得是守住了自己的强项——比如对地图关键点的控制欲,以及保持战术纪律性。我们严格执行预定计划,最终成功收下这张图。

Q:之前在采访里听你提到bodyy加入队伍的事——这不是选手们主动要求的,而是管理层的决定,你们当时也不知道会怎样。但现在看来,他的经验确实帮了大忙,既提供了新视角又辅助了你的指挥。磨合两个月了,现在化学反应如何?

A:游戏外我们处得挺明白的,游戏内的话...毕竟他在fnaticDBL PONEY打过,而我在不同法国队待过,两个指挥型选手对CS的理解多少有差异。不过现在能在一个战壕里一起搞战术研发倒也不难,重点是要把耳朵竖起来听对方说话。这种互相倾听特别关键,说实话他确实帮我精进了指挥水平和领袖气质。

Q:再说说他的突破手属性。Djoko的突破成功率很高,但bodyy打开局面的方式给队伍带来了什么不同?

对比很明显。bodyy能打突破,Djoko其实也行,但bodyy带着自己独特的游戏理解和节奏。现在我们有时候围绕他设计战术,有时候他配合我们体系,这种动态调整很有意思。以前用Djoko时,我可能直接派他和Graviti去刚枪破点。但bodyy会更注重战术契合度——这波决策符不符合既定战术?适不适合对手的风格?更难得的是,他顶着新人入队的压力,在突破位上还能保持数据,适配得确实丝滑。

Q:很多人夸你们战术素养高,NBK-还说全法语沟通能让战术微调更灵活。对这种评价你怎么看?

NBK-说得在理。平时用母语深入讨论战术,暂停时能快速喊出暗号调整,这都是我们的隐形优势。至于战术层面,听到别人说我们吃透了版本确实挺爽。教练组wasiNk和YouKnow跟我配合很默契,再加上bodyy带来的15%战术加成,整个体系就盘活了。虽然会根据对手临时微调细节,但我们的战术根基始终很稳。能被圈内认可这种感觉确实不赖。

Q:像Graviti和Ex3rcice这样的新生代选手,他们加入队伍是为了被培养成明星选手,还是更倾向于融入体系?他们并不总是表现突出,很多时候年轻选手加入队伍时会被期待成为“主力输出”,而经验丰富的选手负责构建体系。这里是否更偏向体系化思维?

我会说确实是更偏向体系化思维。尽管他们融入得很好,特别是Ex3rcice,他是那种能适应多种体系的选手。他会仔细倾听队友的需求,每个担任的角色都会投入大量精力去思考。我感觉过去三个月里,他已经成长为顶级选手。

至于Graviti,当他刚加入队伍时,我们认为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人,尽管看起来像。我们一直告诉他:“你可以成为团队的第二发声者,你有动力和能量帮助队伍变得更好”。现在有了bodyy,后者帮了他很多,因为bodyy承担了部分责任。我认为这非常关键,这让Graviti在比赛中更放松,今年在我们参加的少数线下赛中,他的成长非常显著。

Q:你此前因B1ad3的采访受到指责,他在采访中暗示'低级别垃圾话可能成为拒绝握手的理由'。我看到你用jL竖中指的照片配上小丑表情包回应。你如何看待这些评论以及在采访中被公开指责的情况?

那是推特上的小事,我喜欢开些玩笑,但我非常尊重Natus Vincere和jL。我一直尊重jL的为人,但我不认同B1ad3采访中的措辞——仿佛人们不该与3DMAX握手。

我们和B1ad3进行过简短交流,内容当然会保密。但我的观点是...这是竞技比赛,我们对对手展现态度和竞争性。我们非常尊重其他队伍;唯一出问题的是Graviti那次过度垃圾话和侮辱性言论,这确实不好,但我们经常就此展开讨论。我认为这正是队伍前进的动力——为了变得更好,我们需要呐喊,需要感受Graviti的能量。这是他作为选手的特质...

最终在我看来,拒绝握手比任何事情都恶劣。如果你不赛后握手,就像两边结仇了一样。比如XANTARES和jL事件,他们之间本无明确仇恨,但拒绝握手反而可能滋生敌意。我认为不握手是所有事情中最糟糕的部分。

Q:你们现在的位置被称作二线守门人,虽然高于所有二级队伍,但尚未跻身顶尖强队之列。你认为团队目前处于什么阶段?像3DMAX这样的队伍要再进一步需要做什么?

教练组和我讨论过很多次。有趣的是,我们其实期望能表现得更好、打入更多淘汰赛。当然我们都想走得更远,但过去赛事中总感觉缺少某种关键要素。

如你所说,我们确实是二线守门人,但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,毕竟今年才过去三个月。在Major之前还有四场赛事,目前我们在PGL赛事中最多算是淘汰赛的竞争者,因为缺乏顶级强队,其他赛事则有五成晋级概率。比如墨尔本或达拉斯站,我们很有信心晋级,但遇到VitalitySpirit这些顶尖队伍就会很艰难。

Q:这次赛事虽是演播室比赛,没有现场观众,但有奖金池和优秀队伍参赛。对你们而言,在顶尖强队缺席时证明“我们能扛起大旗”有多重要?

某种程度上很重要,但对我个人而言,这是Major前四场战役的首战。未来一个月要连打三场赛事,会非常消耗精力。我们对布加勒斯特站的期望是打进淘汰赛,但不会设定过高目标,避免过早透支状态。

接下来还有YaLLa Compass和墨尔本站的比赛,我们采取逐步推进策略。我对BanKs说过:一场一场来,一天一天熬,专注自我提升。如果真能进淘汰赛,那就要剑指冠军。在我看来,只要进入淘汰赛阶段就有争冠资格。CS历史上从不缺黑马战队,从Major到大型赛事都有爆冷案例...

Q:如你所说今年才刚开始,但相比往年现在赛事密度极高。你们如何应对密集的行程与比赛?

前几个月确实筋疲力尽:从IEM 卡托维兹站,到PGL 克卢日站,再到EPL,同时还要磨合bodyy。现在EPL结束后我们获得三周休整期,会把接下来的两个月视作新赛季’。

虽然赛事密集导致难以在每场之间完全重置状态,但对我们而言,与bodyy的化学反应现在才真正开始——之前的比赛并非完全体,因为我们缺乏充分训练。

我不指望成为像其他狙击手那样的明星选手,但始终铭记自己身为狙击手必须打出数据。现阶段这不是首要任务,团队打法对我来说很舒适。如果某天我严重拖累队伍,自然会重新考虑,但目前我对自己的各方面表现充满信心。

Q:指挥兼狙击手的打法现在已非版本主流,算是一种怀旧流派。坚持这种风格会让你感到自豪吗?

确实如此。我从2016/17年开始打CS,当时FalleN带领巴西战队开创先河。即使在和朋友组的菜鸟队里,我也总是担任指挥角色。生活中从事其他运动时,比如足球,我也习惯组织团队协作。这已经成为我的本能。看到FalleN的成功案例后,我想“既然喜欢AWP,或许可以尝试结合指挥职责,尽管会很艰难”。坚持至今,事实证明这种打法依然有效。

3DMAX接下来将于今日对阵Astralis

PGL 布加勒斯特 2025
04-07

3DMAX

21:00

Astral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