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竞技行业在过去20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选手们的待遇也随着行业的发展,从过去的艰苦条件逐步过渡到如今的奢华环境。然而,尽管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,一些现代选手仍然会对比赛环境提出抱怨,例如桌子的高矮、显示器的刷新率以及观众的吵扰声等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老一代选手在条件远不如今天的时代,依然能够适应并取得优异成绩。那么,是现在的选手被“惯坏”了吗? 

现任Falcons主教练zonic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,作为一位从1.6时代就活跃在CS赛场上的老人,他目睹并经历了整个行业的变迁和发展,无疑对这一观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。zonic回忆道,在效力mTw时期,他们曾经飞到德国参加比赛,却只能住在一家简陋的旅社里,当时为了节省经费,他不得不与来德国谋生的波兰建筑工人挤在一个容纳30人的大房间内。晚上,汗臭和此起彼伏的鼾声交杂在一起,而天刚蒙蒙亮,刚刚有点睡意的选手们就被这些需要6点起床准备上班的工人们吵醒,他们则不得不在喧闹中起床,排队使用厕所和淋浴。

而住宿条件的简陋只是开始——比赛当天,他们还必须驱车三小时才能到达比赛场地。 到了比赛现场,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。zonic特别提到,他们比赛身后5米的距离就是Razer的展台,有人不断大声喧哗,干扰着比赛的进行。在当时,根本没有所谓的降噪耳机,纵使身边有人在报点,也毫无其他办法。选手们只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努力集中注意力。

另外,显示器在当时也是统一的60hz“大肚子”显示器,没得挑。桌子椅子的高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,大多是酒店举办宴会使用的桌椅,套上一张桌布就拿来当比赛的桌子,椅子如果高度不够,就会有选手把几张椅子叠加起来,增加舒适度。至于比赛结束之后,也没有所谓的After party,选手领完奖基本上就可以打道回府了。在那个年代,电竞选手们必须依靠自己的毅力,才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战斗。 

与20年前的艰苦相比,今天的电竞选手们享受着截然不同的待遇。如今,参加大型赛事的选手们往往期望入住五星级酒店,房间配备完善的隔音设施,确保他们能在比赛前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准备。交通安排也更加便利,不再需要长途跋涉数小时,赛事主办方通常会提供专业的接送服务。此外,比赛场地本身也变得更加现代化,提供舒适的休息区、高质量的设备以及安静的比赛环境,桌子也是统一可升降的配置,椅子也是专业到不能再专业的电竞椅。赛场之外,队伍还会配备营养师、运动心理学的专家来帮助选手。所有这些硬件条件都旨在帮助选手们发挥出最佳水平。 

这种变化反映了电竞行业的飞速发展。随着赛事奖金的增加、赞助商的投入以及观众群体的扩大,电竞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商业化的产业。选手们不再仅仅是玩家,他们是职业运动员,享受着与传统体育明星相似的待遇。然而,这种待遇的提升也引发了一个问题:选手们是否正在被这些优越条件“宠坏”? 

不可否认,条件的改善为选手们带来了显著的好处。充足的睡眠、安静的环境和专业的支持能够帮助他们在比赛中保持专注,从而提升表现。现代化的设施也让电竞比赛变得更加公平,因为选手们不再需要为外部干扰分心,而可以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比赛本身。这一点对于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来说至关重要。 然而,这种变化并非没有代价。zonic的感慨指向了一个潜在的问题:当选手们习惯了优越的条件,他们可能会逐渐失去过去那种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和适应的能力。

20年前的选手们或许会在拥挤的旅社中依然睡得香甜、在嘈杂的场地中依然全力以赴,但今天的选手们如果遇到稍有不便的情况,可能会感到不满甚至影响发挥。一些老将可能会认为,现代选手缺乏韧性,过于依赖外部条件而忽略了内在的努力。 与此同时,我们也不能忽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随着电竞产业的成熟,提供更好的条件不仅是提升赛事质量的需要,也是吸引和保留顶尖人才的重要手段。优秀的选手需要与之匹配的待遇,这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回报,也是电竞迈向专业化道路的体现。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条件是否改善,而在于选手们如何看待和利用这些条件。适应力是电竞选手必备的素质之一。老一代选手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的坚韧和适应力,使他们能够在各种条件下保持稳定表现。新一代选手虽然享受着更好的条件,但也需要培养在不完美环境中坚持和适应的能力。